香港消息香港的零售業結業潮在金融海嘯中愈翻愈烈,繼連鎖服裝店U-Right清盤后,擁有62年歷史的老字號泰林電器成為最新的犧牲品,旗下13間分店前天全線結業,260名員工飯碗不保。泰林欠下1億元巨債,公司主席林作禮雖過去3年出資7000萬元力挽狂瀾,最終仍結業收場,業界人士預期,零售業結業潮陸續有來。
泰林由一間專門修理買賣收音機的小電器店做起,至今13間分店遍布全港,是香港歷史上最悠久連鎖電器店。泰林主席林作禮稱,現正與買家洽商收購事宜,希望泰林可以恢復業務。他表示,金融海嘯下經濟市道欠佳,分店租金貴、員工成本高,泰林營運資金不足,以薄利多銷手法已很難維持下去。據了解,泰林經營手法以穩健見稱,很少囤積貨品。一名泰林前管理層表示,公司自去年出現問題,曾想過不同方案解決,包括開拓發展、改革形象及賣盤等,也曾找過很多買家,但均不成功。據了解,租金占了泰林經營成本最大比重,廣告及宣傳費只占一成;員工開支更不多于2%。
泰林前天向香港高院申請清盤,安永企業財務服務有限公司成為臨時清盤人,會盡快向員工發還9、10月份的傭金、欠薪和遣散費,估計金額高達1000萬。
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蘇偉文指出,資金流轉對零售業影響很大,“向銀行借錢買貨,如果市道差,貨賣不出,就無法還錢,負擔超負荷,便會實時結業。”他相信,零售業是金融海嘯下較易觸礁的行業。香港百貨商業雇員總會副理事長鄧祥勝透露,另有五六間零售店面臨財務困難,其中一間規模與泰林相近的電器店或在短期內步泰林后塵。
香港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對泰林結業表示震驚,認為金融海嘯已對香港零售業造成打擊,擔心繼U-right及泰林后,下一波會影響飲食業。他說,現在還不是最壞的時刻,預期農歷新年后會有更多食肆結業,令失業率進一步上升:“很多酒家都在今年初或去年簽下租約,租金加幅頗大,若消費一旦收縮,對他們的影響很大,相信倒閉潮才剛開始出現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