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身體活力及優美體態已經成為個人品牌的象征,健康生活理念開始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。據國家統計局發布,到2020年,國內的體育消費總規模將達到1.5萬億元人民幣,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.35億。
新物種不斷涌現,傳統模式也在繼續前行。我國健身業態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? 一 不同健身業態類型特點 城市布點選址 / 物業硬件條件 / 消費模式時間 業態盈利模式 / 客群課程安排 首先,可以將現有的健身業態分為兩種類型: 1. 傳統健身房 *傳統健身房城市布點范圍較廣,基本已覆蓋國內所有的城市區域,其中北上廣深及部分沿海城市布點較為集中 *傳統健身房選址主要集中在購物中心、商業街區等物業內 *傳統健身房面積較大,多在500平以上,裝修采用動感設計風格 *傳統健身房具有較高的門檻會員費 *傳統健身房盈利模式單一,主要收入來源在健身會費及教練課程 有氧區,力量區,動感單車,淋浴區,前臺區(通常健身房有的區域),場地面積在400到800平米左右。 私教區及操課區,場地面積在200到500平米左右。主要盈利點在私教及操課一對一私教如瑜伽普拉提等等。 美容SPA區,場地面積80到100平米。 休閑區占場地面積在200到300平米左右,主要有冷餐,營養餐(蛋白粉等),咖啡,茶室,飲料,服裝,運動包等等,占盈利的5%。 *傳統健身房在課程設置上以針對全客群的普通課程為主,課程細分較少,針對客群范圍較廣 *傳統健身房主要以線下消費為主,包括健身會員費、課程費用、餐飲等 2. 新興MINI健身房 主要包含:Mini健身倉、小型健身房和單體操課工作室 *新興MINI健身房目前主要布點在一線城市,屬于城市新興業態。一般選址在寫字樓、工業園區內等,以縮短顧客的健身距離 *面積小:最小的面積只有40㎡,一般為120-300㎡,大到800㎡ *精簡區域和設施:省去淋浴室、休閑區和多個更衣間,只留下男女兩個更衣間。同時把三分之二以上的場館變成操房,其余放跑步機和鍛煉器械,提高場館的利用率 *新興MINI健身房消費門檻低、多形式消費、24小時開放 采用互聯網手段,手機客戶在 App客戶端購買會員,線上預約課程,按課時收費及次卡/月卡為主要收費方式。 24小時開放,并不限次數的使用。 用智能手環鏈接APP和健身房,顧客攜帶智能手環,從門禁開始,到使用健身器材、更衣柜、淋浴等服務都通過手環,同時會將運動數據記錄傳輸到APP上,形成數據庫,為用戶提供針對性的服務。 *新興MINI健身房與互聯網緊密結合、更加智能化 除了線上消費,預定等功能外,還會有用戶運動數據及跑團等功能會陸續迭代。 AAP/線上線下同步記錄客戶的體質以及健身頻率,實時分析身體狀態建議飲食。 智能硬件也結合了場館內的智能硬件提高用戶體驗的一種新型手段。 *新興MINI健身房更具社交化、娛樂化 課程APP:開發團體課程、全能工作室以及記錄顧客健身足跡的APP 互聯網互動:品牌的微信公眾號提供云端私教服務,在線咨詢健身問題,就有云端教練解答。 APP社交文化:通過樂煉部落的APP,運用直播效果,顧客可以與健身達人互動交流,實現有運動有社交,讓健身不僅局限在健身場館,更可滿足用戶隨時隨地的健身需求。 *新興MINI健身房通過出租當二房東、私教進場費等實現多渠道盈利 *新興MINI健身房鎖定細分客群,課程設置更具針對性 精準度:由線上開發APP根據個人身體情況量身定制,專人跟蹤練習進度實時調整健身課程 專業度:由多家健身健身教練綜合指定課程內容 |
原標題:商業“多巴胺” | 2018中國健身業態全解讀 / 編輯:柳梅 |
|